close

     在皮膚的各種問題當中,「凹洞」的處理是相當困難的一環。在皮膚科門診,常常會遇到因為臉部凹洞、車禍或意外造成的凹洞來就診的病人。這些病人常會說:「之前打過很多次雷射,可是一點效果都沒有,為什麼會這樣呢?」

 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「蟹足腫」或是「增生性疤痕」這兩個皮膚病?這兩個皮膚病跟「體質」比較有關係,它們的特徵是之前受傷的傷口在癒合之後會有硬塊、隆起,使疤痕突出皮膚的表面,摸起來疤痕的質地會很硬,與正常皮膚不同,嚴重的病人甚至會有疤痕變癢或痛的症狀。一般這類疾病在皮膚科門診,會以冷凍治療或是局部注射類固醇來緩解及治療。不管是「蟹足腫」還是「增生性疤痕」,其實都是因為皮膚「過度纖維化」造成的。所以,取代本來皮膚鬆鬆的組織,造成皮膚過度纖維堆積,皮膚就整個變硬了。

  而臉部皮膚的「凹洞」,所形成的原因其實跟蟹足腫在某方面有一點類似,不過它的嚴重度較蟹足腫輕微。「凹洞」也有類似「蟹足腫」皮膚纖維化的硬化表現,只是它的變化比較微小,而且發生在皮下,所以我們外表只看到凹洞。以上講得比較抽象一點,其實就是在皮膚下面,纖維組織像一塊很黏的口香糖,因為它的黏性很強,所以就把皮膚從表面緊緊的抓住,用力地往下拉。所以皮膚就從表面被拉下來,形成了皮膚表面的凹洞。

  不同皮膚凹洞的狀況,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,這就需要皮膚科專科醫師來判斷嚴重度。較輕微的病人,需要配合飛梭雷射治療,利用雷射增生的膠原蛋白來把皮膚慢慢地撐起來。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患者,就必須透過特別的處理方式,來把皮下硬化的纖維組織分開,也就是把剛剛所提的那塊黏的很緊的口香糖分開。這樣才有辦法使被往下拉的皮膚彈起來,另外再配合飛梭雷射的治療,達到更好的效果。

  許多患者之所以打雷射沒有效果,是因為它們是屬於嚴重的凹洞,需要皮下疤痕分離的治療方式,如果只單單使用雷射治療,往往會效果不佳。

  「凹洞」的處理較為複雜,飛梭雷射也較容易有副作用的產生。所以建議還是找有經驗的皮膚科專科醫師處理,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。

治療前後圖片:

 

   飛梭雷射處理凹洞痘疤前      飛梭雷射處理後(第三次)

飛梭雷射處理凹洞痘疤前|新竹愛生美皮膚科診所             飛梭雷射處理凹洞痘疤後|新竹愛生美皮膚科醫學美容診所

        凹洞疤痕處理前         凹洞疤痕處理後

   凹洞疤痕處理前|新竹愛生美皮膚科醫學美容診所          凹洞疤痕術後|新竹愛生美皮膚科醫學美容診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翔醫師 的頭像
    黃翔醫師

    黃翔醫師皮膚科醫學美容部落格

    黃翔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