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台灣炎熱的天氣,女生經常有穿無袖衣服或裙子的需要。但是如果是擁有毛毛手、毛毛腳的人,常常在外出時會覺得尷尬、不方便。因此有效的除毛方式一直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。
近代因為醫療科技的進步,發展出了一套利用雷射光來除毛的技術。它的原理是利用雷射光的高能量,透過黑色毛髮來傳遞能量,將雷射光能量傳遞到我們深層的毛囊,進而達到破壞毛囊的效果。
但是雷射除毛並不是一次就可以處理好的,這與我們毛囊的生長週期和雷射的能量限制有關。
毛囊的生長周期分為生長期、衰退期、休止期。雷射光能夠有效作用的毛囊是處在生長期的毛囊。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毛囊都處在生長期,有許多毛囊是處在休息的狀態,而沒有生長毛髮的,這時雷射光對它們破壞作用就相當有限。
雷射光對於毛囊的破壞,受限於能量的限制,所以不能太高。如果能量太高會傷害到表面的皮膚,使皮膚灼傷,因此,使用雷射除毛是一步步的破壞毛囊,無法一次到位。毛囊受傷後,幾乎不會長新的毛髮,就算長,也是明顯變細的毛髮為主。所以雷射除毛就在逐步破壞毛囊的過程中,慢慢累積除毛的效果。
一般來說,越細的毛髮對於雷射光的吸收越差,也比較不容易將雷射能量傳遞到毛囊裡面。所以像是臉上的細細的汗毛,在使用雷射除毛時,會有治療的極限存在,而無法做到百分之百。但是,像手或腳較粗的毛髮,雷射除毛的效果是相當顯著的。
雷射除毛的雷射光能量通常較強,所以皮膚往往會有刺痛的感覺。因此,設計良好的雷射機器往往會搭配良好的冷卻系統,降低皮膚痛覺反應,使雷射除毛時的痛感大幅降低。
有除毛需求的患者,建議尋求皮膚科專科醫師的專業判斷搭配良好的雷射機器來除毛,相信每個人都可以脫離”毛手毛腳”的尷尬行列!